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广东省深圳市落下帷幕。来自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的倪方杰、郭子旭和赵新合三名选手获得汽车装调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学生组一等奖。这也是代表安徽省出征国赛的队伍中唯一荣获一等奖的参赛队伍。
据悉,这支获奖团队平均年龄才18岁,还未迈出校园大门就已取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哪些?近日,我们深入校园向队员们了解奖杯背后的故事。
获奖成员从左至右依次为倪方杰、赵新合和郭子旭
大赛水准高 考验选手综合实力
与往年相比,本次大赛是我国首次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举办的国家级一类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举办,顺应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对接世界技能大赛规则及相关项目技术标准,切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实际情况,难度高、综合性强,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大赛设置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汽车装调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机动车检测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三个赛项,分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共有28个省(区、市)及机械行业的246支参赛队542名选手参赛,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安徽省派出9支参赛队21名选手参加此次决赛,取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5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
此次荣获一等奖的团队,来自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的三位学子倪方杰、赵新合、郭子旭,参与对技术要求特别高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项目”的角逐。该赛项要求选手选择轻量化材料,自制车辆,完成安全性测试和综合性测试,对选手的专业技能、实操动手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考验极大。
队员在比赛中
比赛一波三折 面对问题成员沉着应对
现年才15岁的“00后”郭子旭在回忆参赛历程时称,比赛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赛场上遇到突发状况很多,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直接被淘汰出局。”
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车辆综合性能测试环节。“裁判员对我们的车辆安全性提出质疑,在申辩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找到裁判长说明情况,最终判定我们的车辆安全性能没有问题,才得以顺利继续参赛。”郭子旭说,这也让他对团队的技术和实力更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团队成员之一的赵新合表示,比赛就是不断遇到困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通过比赛,自己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更强了。”
另一位成员倪方杰则提到,比赛让队员更加信赖彼此,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力的重要性。“我们是一个team,比赛到最后我们更感觉是为荣誉而战,毕竟除了代表学校,也是代表安徽省出战。”
属于团队荣耀的奖杯
爱学、敢拼 成绩与团队付出功不可没
事实上,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参赛选手和老师夜以继日的辛勤钻研与练习。“3位学员都是经过校内选拔,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平时爱学,本身也吃苦耐劳,而且参赛经验都比较丰富。”此次带队教练衣天培说。
“学生们都很拼,尤其是为完成参赛车辆的制作,‘白加黑’成为训练常态。”带队老师谷玉龙介绍,“临近比赛的那个礼拜,团员们熬了3个通宵,每天差不多只睡2个小时。”他表示,学校方面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调配最好的设备和工具供团队使用,能获得一等奖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
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实训中心实景
载誉而归彰显实力 不断培养汽车英才
当前,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途光明。此次获得一等奖也体现了安徽万通在汽车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彰显了安徽万通过硬的办学质量与实训动手能力。
站在新的起点,万通汽车教育将始终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国家输送更多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下一篇:暂无